发布时间:2025-09-11 人气:
几个月前,安东尼·约书亚还站在世界拳王战的拳台中央,被舆论捧为“依旧拥有重返重量级巅峰的希望”。那时的他,对手是丹尼尔·杜布瓦——一个正儿八经的拳坛悍将,比赛关乎IBF重量级世界拳王金腰带的归属,每一拳都牵动着重量级格局的走向。可谁能想到,短短半年,这位曾霸占重量级世界拳王宝座多年的拳手,竟沦落到要在“网红跳梁小丑”和“退役老炮”之间挑对手的地步?
这落差,比他被丹尼尔·杜布瓦击倒时的狼狈还要刺眼。
遥想去年9月,安东尼·约书亚对阵丹尼尔·杜布瓦时,尽管最终爆冷失利,但至少那场比赛有“正经”的分量。丹尼尔·杜布瓦是IBF重量级的新任世界拳王,年轻、凶狠,带着“新势力”的锐气,两人的对决是货真价实的“重量级权力交接战”。当时的安东尼·约书亚,哪怕状态下滑,仍被视作“能与奥列克桑德尔·乌西克、泰森·富里掰手腕”的顶尖选手,讨论的是“如何夺回金腰带”,而非“该选哪个流量密码捞钱”。
可如今呢?他的潜在对手名单像一场荒诞剧的演员表:一边是杰克·保罗,一个靠社交媒体博眼球的“跨界网红”,职业生涯打了6场比赛,对手不是前NBA球员就是退役MMA选手,拳头的硬度远不如他炒作的热度;另一边是安德列·沃德,一个退役8年多、41岁的“双级别老拳王”,巅峰时打175磅轻重量级,如今却喊着要升级到200+磅的重量级“碰瓷”,说穿了,不过是想借着安东尼·约书亚的名气赚笔退休金。
这哪里是“选对手”?分明是在“挑剧本”。安东尼·约书亚的推广人埃迪·赫恩还大张旗鼓地宣扬,跟杰克·保罗打能赚1亿英镑——听起来很诱人,可这钱拿得有多烫手?当年迈克·泰森打伊万德·霍利菲尔德,赚的是“世纪之战”的荣誉;阿里战弗雷泽,赢的是“拳坛尊严”。而安东尼·约书亚若真与杰克·保罗站在擂台,打赢了,不过是“职业拳手揍了网红”的理所当然;打输了,便是“拳王被小丑拉下神坛”的千古笑柄。这笔钱,更像是给安东尼·约书亚工龄的买断费,付了钱,告别的不仅仅是“伟大”二字,甚至是拳击这份工作。
至于安德烈·沃德的叫阵,就更像一场精心设计的碰瓷。这位曾在超中量级、轻重量级叱咤风云的老将,退役近10年,和拳击最大的交集就是解说比赛,连日常训练都未必能坚持,却大言不惭地说“安东尼·约书亚是唯一能让我复出的对手”。他真以为自己能跨过两个级别,在重量级跟安东尼·约书亚硬碰硬?不过是算准了安东尼·约书亚如今的“软肋”——状态下滑、急需比赛,哪怕对手是个“过气明星”,也能拿来当“回归垫脚石”。不过安德烈·沃德似乎忘了,自己当年的票房就堪比“冷场王”,如今拖着老胳膊老腿来凑数,与其说是“史诗对决”,不如说是“两个失意者的互相取暖”。
安东尼·约书亚的坠落,从来不是突然的。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,安东尼·约书亚对自己的技术不再自信,开始反复更换教练,虽然罗伯特·加西亚,德里克·詹姆斯,本·戴维森,唐·查尔斯单拿出来未来都是可以跻身名人堂的角色,但是放在安东尼·约书亚这里却让他的战术风格变得飘忽不定。
从安东尼·约书亚输掉比赛后不是埋头训练而是忙着发社交媒体“心灵鸡汤”开始,就注定了今天的局面。一个真正的拳王,会在巅峰时拒绝网红的炒作,会在低谷时选择硬仗证明自己。而安东尼·约书亚呢?他似乎更擅长在“体面退役”和“捞快钱”之间摇摆,把曾经的拳王光环,活成了一场随时可以标价出售的闹剧。
几个月前,他还能站在世界拳王战的舞台上;几个月后,他却要在网红和退役老将之间选一个“对手”。这种落差,不是命运的玩笑,而是他自己一步步走出来的“捷径”。当一个拳手开始用“赚钱多少”衡量比赛价值,而非“胜利含金量”时,他离“职业拳坛笑话”的距离,就只差签下那份与网红的比赛合同了。